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创新教学模式 网络工程学院“云”答辩完美收官

2020年07月15日 09:37  点击:[]

6月3日下午,网络工程学院19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中外合作两个班级的Python数据分析实践课,以“云”答辩的形式完美收官。

在疫情期间,网络工程学院创新教学模式,借助校企合作单位——慧科集团这一教育服务平台,开展了为期8周的Python数据分析线上实训课。通过多屏互动、远程协作、在线测验的方式,让同学们在掌握核心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自选项目的数据分析实操和练习。在学生们自由组队的分工与协作下,两个班级共组成了15支队伍参加6月3日的线上答辩PK。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审团的严苛评审,最终由“快乐无极限队”带来的《美国新冠疫情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摘得了这次“云”答辩的冠军。

项目教学,突破学生实践壁垒

此次Python课程采用的是实训项目式教学,Python数据分析是计算机大类主干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可以为培养复合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才打下基础。传统的线上教学容易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很难做到“师”与“生”的有效互动,不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感。而项目式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将课堂教学的核心由“教师中心”变为“学生中心”。学生们的身份转变为“项目工程师”、“项目经理”,通过清晰的角色分工释放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最大空间,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链接,

线上答辩,突破单一教学评价

此次课程摒弃了传统的考试答题,而是通过线上远程的形式,以项目答辩方式考察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答辩比赛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琦与慧科集团教学负责人宋德锋以及资深讲师汪生迪作为此次学生项目答辩的评委嘉宾。

杨琦表示: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可以实现传统教学资源不足、学生课堂动手能力不足的突破,形成学习方式和线上教学方式的两大创新。通过实训项目线上答辩,让学生基于课程学习的知识技术,从实际项目管理方式出发,完成小组项目开发和路演。依次提升学生团队编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团队协同路演等综合职业素养。

本次《Python数据分析实践课》课程是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网络工程学院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不断加强创新模式的互动式主动式学习,改进学生学习与考核模式,让学生在一次次训练和答辩中,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文、图/李玲玲 审/喻洁)

上一条:聚力同行 立德树人 网络工程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下一条:校纪委书记罗珊红赴二级单位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督查

版权所有©芜湖市大数据应用技术研发中心